曾经有人说过黄金有价书无价。”这话看来有一定的道理, 因为罕见的善本、珍本很难判定其价格合理与否,主要是看收藏者 的需要。就是由于这个原因,书的价格上下浮动往往很大,倒增强 了收藏的神秘感和吸引力。不过,书价还是有其客观标准的,只是 比较复杂罢了。关于书价,清代著名藏书家叶德辉积其一生经验, 总结为:“凡书之值之等差,视其本,视其刻,视其纸,视其装,视其 刷,视其缓急,视其有无。本视其抄刻。抄视其讹正。刻视其精 粗。纸视其美恶。装视其工拙。印视其初终。缓急视其时,又视其用。远近视其代,又视其方。合此七者参伍而错综之,天下之书 之值之等定矣。”说得较全面。
今天的古书市场,流通的书越来越少。不要说宋版,就是明版 书也不多见。例如一部明绿荫堂本含120幅图的《三国演义》,“文 革”前卖过500元一部,现在3000元人民币也不止。收藏者根本不管外 面已有了这么多铅印本。连淸《康熙字典》也是如此,好的本子价格昂贵,也有人接受,因为它有除了文字以外的内容。少见的有资 料价值的清刻本每本在百元以上。商务印书馆影印《四部丛刊》初 编、续编、三编,《四库珍本初编》、《十通》,中华书局影印的《古今图 书集成》也比过去增值许多倍。大部头的旧影印书日渐增值,一定 会给我们以启示。 现在旧书市场很活跃,因印有原定价,有一定的制约作用,但 也可根据供求上下浮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