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钱的特征主要包括钱文与形制两个方面。钱文的书体有篆、草、 行及宋体等多种。即使是同一书体,其笔画也有顿挫转折的变化、丰 腴劲瘦的不同。所谓形制,即古钱的造型结构、铸造工艺和币材成分。 如方孔圆钱有的有轮有郭,也有的轮郭全无(如秦“半两”等〉;它们的 穿孔有大小,钱肉有厚薄,轮郭有宽狭,又有重轮重郭(如“货泉”、“乾 元重宝”等)及背星、月等多种名目;钱文有直读、旋读(即环读)及传 形(即文字左右易位)的不同;铜质有青铜、黄铜、红铜、白铜等差别;其铸造工艺则随着时间、地点、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。总的来讲,每个时代、每种钱币都有其各自的风格,即古钱的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。
以这些特征来定真伪是比较保险的方法。如一枚钱币与它的时代特征差异较大,就应注意是否伪品。当然,要掌握这些特征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必须日积月累把玩摩挲实物。不仅要注意稀有的珍贵钱币,更重要的是应仔细观察大量普通钱币,因为这些常见品较少真伪问题,它们能真实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钱币特征。前文曾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两汉五铢和唐代开元通宝的演变历程,就是为了能使初入门者在此基础上进而掌握、归纳总结钱币演变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。以前有些钱币藏家,由于购藏过程中长期经手,对历朝古钱极其熟悉,以至从钱背推测铸造年代,竟十有八九切合实际。有了这样的基本功,再配合科技考古手段来从事钱币鉴定,更易收事半功倍之效。 先秦时期的刀、布币币身极薄,刀币的浇口在环上,布币的浇口在首端。刀、布的浇口及边缘常有浇铸时挤出范外的多铜,因未加磨琢而呈自然状态。有些伪造的刀、布币边缘被挫磨光滑,实际上是画蛇添足,暴露了伪造痕迹。大部分刀、布币的文字是用刀刻在泥模上再铸成的,其笔画一气呵成,绝不改窜,甚至还看得出落刀与收刀的形迹。这种战国文字书法流畅俊秀,锋棱毕露,前后相贯,生动自然;而伪造者由于对战国文字缺乏深入研究,故有些伪品字画粗肥呆滞,吞吞吐吐,做作无力,缺乏挺拔感由于战国文字较难模仿,因此,伪造者每获真钱,即用以翻铸赝品。这种翻铸伪钱比较难于识别,但一般较为厚重,翻砂留下的砂眼也很明显。而出土的刀、布因氧化严重,有的已经脱胎,故份量也轻。有时候,由于钱文模糊不清,以致仿制者在书写时也容易出现不合“六法”的错误。 当然,这类伪钱中也有铸得极精的,这就必须细心观察整个钱的外表及其锈片的真伪,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。古代钱币经历了千百年的留传,不论是埋在地下还是早已出土,都不免受到水和空气的腐蚀,因此,在表面往往会产生出由铜胎自身析出来的绿锈。这种锈一般称之为“硬锈”,锈粒呈小尖锥形,用指甲与刀都难以剔除,分布也自然。而赝品由于是近现代人所作,因此铜锈状况不可能达到真品的程度。一般情况下,假锈都是利用化学反应的方式“催生”,不仅气味刺鼻,并且由于不是从胎体内部自然产生,一般都浮在表面,很容易被剔除,故称为“粉锈”或“浮锈”。在铜锈分布上,赝品往往给人以一种故意雕琢的感觉,显得不很和谐。绿锈的形成也有南方与北方的差别,酸性土壤的腐蚀能力更强一些。通常,北方干燥,雨水少,故铜锈坚硬,南方多雨而潮湿,氧化层稍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。如果入土区域地气燥热,铜锈还会呈现红紫色。钱币出土后,经人们长期摩挲,表面色泽自然变暗,显得光滑平和,有一种熟旧的温润感觉。而做成传世古色的赝品则不然,由于其制作方法是将翻铸出的赝品用火烧烤,使钱体表面产生出一种黑褐色,然后再让其冷却并涂抹油脂,擦光亮,才成为传世古色的,所以这种做旧的传世古色会给人一种火爆和初出炉的感觉。 战国刀币流行于燕、赵、齐三地,但由于燕、赵刀币薄小易碎且 字口肤浅,作伪者不大敢改刻这两种刀币,而多选择较为厚重的“齐 法化”三字刀改刻为“即墨之法化”五字刀或其他珍贵品种。由于改 刻钱文会露出刀痕,并且破坏天然锈的组织结构,这就需要做伪锈来加以饰。因此,如果发现钱文与地张的锈色不一且有涂饰的反差,就 要考虑是否有改刻钱文的嫌疑了。从钱文质感看,传世日久的刀、布币文字漫漶者多,假如发现传世的刀、布币文字呆滞、笔画隆起特别清晰者,即须注意是否伪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