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秦货币铸造材料是青铜,将铜.锡.铅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合 金,铸造完成时的颜色大多呈金黄色,铜质坚硬,经过千年的侵蚀. 氧化,铜色呈现出青黑色,如果磨去表面的青黑色包浆,就会显现1 里面的颜色为青白色,所以称之为“青铜”。除了钱币以外,有很多 青铜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,这时期的青铜材料也被民间广为使用 到饮食用具.铜镜,小到服饰上的带钩、印章等一般生活用具多有使 用。其中只有钱币是普及最广、使用频率最高的青铜制品,这种以青 铜为材料制作钱币一直沿用到明代初年,而这时其他的青铜制品则早 已退出历史舞台了,或以其他材料代替,或者极少使用了。从铜质方面来鉴定古钱币,是鉴定中的重要方法之一,在了解了 战国时代钱币的铜质后,现在所仿造的赝品就能很容易的辨别了。现 在的仿品大多数用黄铜铸造,在钱币的边角、字体等处露铜的地方, 可以观察到铜质颜色如果是黄铜,此钱必假无疑。因为战国时期的冶 金水平低下,还不能提炼出精纯的黄铜,所以说一件战国时期造型的 货币如果出现黄铜质,显然是不对的,这一点应该是初学者要牢记的。
随着现代造假人员鉴定素质的提高,不少人深知这一用铜的规 律,所以在造假币时,将一些残破的古代青铜器融化后再翻铸古钱, 这样从铜质上是非常接近真品的,即使用科技手段做金属分析,这种 赝品的铜质成分也是和战国时期相似。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,尽管都 是青铜材质,但商、周.春秋.战国.汉的铜质合金配比各不相同, 反映到直观的顔色上,也比较好区分,只是要在专家的正确指导下, 多搜集不同时代的残器。做同案的比较,就会得到直观的认识。 用残器融化后伪造的古钱币,青铜质经过再次的熔炼和浇铸,颜 色还会有所变化,铸成的钱币表面常会有黑色的炭化层,碳化层下面 的铜质颜色往往呈现出褐红色,这是因为旧的青钢重新以火培炼时, 依附在旧铜上面的氧化物掺杂其间,与战国时的铜质分子组成仍有不 同,在浇注过程中,高温的铜水将钱范内壁上的杂质碳化,并附着在表面,形成碳化层,这就是钱币行俗称的“火气”。用残器融化后重 铸的钱币没有经过千年的自然氧化和土壤的侵蚀,铜质表面依然很 新,与饱经沧桑的古钱真品的鉴定特征还是不一样的。 以古铜器重新翮铸的古钱币欺骗性最大,新人门的爱好者应特别 注意,在遇到这类先秦的钱币时,要借助放大镜,以观察细部特征, 再与真品的标准器做同案的对比,这样才能逐渐人门。 古钱的鉴定,主要是分清铜质,锈色的真假,以及文字是否符合时代风格。这其中对于锈色的辨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,一件仿品,如果造假者用真钱做为模具来翻铸,文字上一般鉴定水平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