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汉时期钱币的铸造主要采用范铸法,而到了隋唐时期,铸造方 式可能已经采用了新的铸造工艺一翻砂法。因为在考古发掘中没有 出土过隋.唐时期的钱范,在传世品中也未发现过。然而这一阶段的 铸币量却极多,由此推测翻砂铸造法已经出现,但这一时期的祖钱、 母钱的实物却十分罕见,没有史料明确记载,所以拥砂法的假设还有 待于进一步的资料发现来证实。
隋代的五铢钱中有一些铜色青白,俗称“白钱”。其实并非真 正的白铜钱,只是因为在青铜合金中锡的比例较大而发白。按史料记 载,所谓的“白铜”多由铜和砒石或其他含砷的矿物炼成。北宋时期 的《格物粗谈》中所载:赤铜入炉甘石为黄铜,其色如金。砒石炼为白铜,杂锡 炼为响铜《天工开物》记载:铜以砒霜等药物制炼为白铜,当时白铜器物制作成本较高,只供富人享用。
古代的铜镜中,汉、唐两代最为有名,铸造品相讲究“头模” 镜,也就是压砂型的模具第一次使用,线条尖锐图像淸晰,质量最 好,在收藏交易中,头模镜的价位很高,同样的模具的再次使用称 “二模” , “三模”,所铸的铜镜精度就差了许多,有时可见砂眼和 粘连的现象。因此在铜镜的收藏中,相同的镜子价位相差悬殊,就是 模具使用的次第不同所产生的差别。
母钱翻铸的工艺流程是用木条作框,将土砖末和炭灰筛细后,填 实木框。模面上木炭灰,或用松香清油烧烟熏模面。经过处理后,这 些材料加强了模面的附着力、渗透力。再用百余枚锡雕母钱,按钱面 和背在第一框内模上布局,填实第二框,与第一框合盖,随手翻转, 母钱落在第二框上。取走制好的第一框,再用第三框填实,与第二框 合盖,如此翻转十余框后,在各框内开出直浇道和内浇道,再将框用 绳捆好,取铜液逐一浇注,待铸币冷却后,框内的浇道和钱币连成一 体,形如树干、树枝和树叶,故俗称“钱树”。后将钱摘下,再加工 打磨光滑。
由于模内巳经做过处理,所以当铜液浇人时,这些涂料受到高温 开始燃烧,形成二氧化碳气体,使得铸币和铸模分离,所以这些涂料 被称为“分型材料”。铸币表面的光洁度不高,就是由于这些分1!材料 过厚、分布不均勻,与铜液冲聚而引起的,这些由于技术不规范而出现 的铸造瑕疵,一般不会在大的朝代官铸钢、铁钱上出现。
北宋神宗.徽宗二朝,大力鼓铸铜钱,以致铜材料供不应求,所 以又发展胆铜生产,以补不足。所谓胆铜,在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中 解释为:“胆水浸铁成铜曰‘胆铜’。”就是铜矿石中的辉铜矿和黄 铜矿与水接触,经细菌的作用,氧化成溶解于水的硫酸铜,其水味苦 湿,人称“胆水”。宋代信州.饶州等地的铜矿山都分布有胆水。铁 和硫酸铜会发生置换反应,生成硫酸铁和铜。元丰元年(1078年)钢 产量达14,605,000余斤,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胆铜。